介紹 |
中央街-最早的聚落中央街的習稱「街內」、「下街」,是澎湖最早形成的商業聚落,有十數條巷弄穿插其間,目前街內的建築,乃是依據明、清時代遺留的街貌修建而成,多處古蹟座落其中,著名的施公祠、萬軍井以及光緒元年建立的水仙宮,都位於中央街,「台廈郊」商會也在此成立,會館由先前的天后宮後進,遷入水仙宮。中央街的建築形式多為長條街屋,房子裡頭分別作生意場所、住家使用;窄小的巷弄,神秘、韻味兼具,有一寬僅2尺的窄巷,僅容一人通行。日治時期,中央街更成為商業中心,主要繁榮的商業區域為「七街一市」,分別為大井頭街、倉前街、右營橫街、右營直街、渡頭街、海邊街、左營街、魚菜市集,熱鬧活絡,規模頗具。直到光復後,馬公市街道重新劃分後,商業區逐漸增加,貿易區域也逐漸分散開來。 都市計畫的開發,對中央街的完整形成威脅,澎湖縣政府在民國80年委託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開始進行中央街保存維護計畫之研究工作,促成了中央街居民正式成立「澎湖第一街振興協會」注入活力。澎湖縣政府接續,擬定「中央街文化風貌特定專用區計畫」並劃定「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獎勵範圍,於90年起,鼓勵居民配合維護歷史古樸風貌辦理整建工作,因此得以保存原始風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