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
清道光廿年(西元1840年),中國及英國因為貿易不平等爆發「鴉片戰爭」,雖然「鴉片戰爭」在本質上是個「通商戰爭」,但是戰敗的中國因此產生劇變,史學家以此事件作為中國近代史開端。道光廿二年(西元1842年),中英兩國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除了割讓香港之外,中國的通商口岸也從原本的廣州之外再增加了廈門、福州、寧波和上海,史稱「五口通商」,之後歐美等國也訂立條約取得同樣的權利。為了保障各國船艦在各通商口岸間來往通商的安全,清同治八年(西元1869年)清廷延攬英國籍工程師韓得善(David Marr Henderson)在沿海地勢險要的地點設置助航設備。「烏坵」的地理位置恰巧位於廈門及福州兩個通商口岸間,扼守湄州灣及興化灣口,地理位置重要,因此同治十三年(西元1874年)在韓得善的規劃設計及哈爾定(Johh Ropinald)的監造下,從上海運來構材,在大坵之頂,海拔一百公尺處建造燈塔,也就是現在的「烏坵燈塔」。現在烏坵燈塔的塔身上可以看到一塊紅色的區域,上面用黃色寫了「D.M.HENDERSON ENGINEER 1874」,1874年則是燈塔完工的時間。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人在西元1943年~1945年占領烏坵,並住在燈塔內,此時燈仍正常運作。日軍投降前,美軍飛機轟炸日軍船隻及燈塔,燈塔塔頂及燈具毀損,燈塔高度也因此降低。日軍撤出烏坵時採堅壁清野政策,砲擊烏坵燈塔,直到民國34年,英國人才修復受損的烏坵燈塔。民國37年(西元1948年)國共戰爭期間,烏坵燈塔嚴重受損,燈塔管理人員因此調離烏坵,到台灣工作,直到燈塔修復後才回到烏坵。這次整修,把石油燈改成五等電燈。民國40年(西元1951年)因為戰略需求,燈塔停止點燈,但是油漆及保養工作仍持續進行。民國41年至43年數次台海戰爭將燈具毀損,後雖修復,燈塔仍未放光。民國59年到64年間(西元1970年~1975年),軍方開始修建燈塔,提高圍牆高度,並將石材以水泥材料加固,並在內側沿牆邊興築房舍,燈塔入口也由前海軍總司令黎玉璽將軍命名為「忠義門」。民國64年(1975年),軍方借用燈塔,將燈具卸下,至此,烏坵燈塔的樣貌全然改變,化身成為軍事堡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