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
西元一九一二年春,南投聞人施學賢(西元一八八八年曾因剿彰化亂黨有功,受光緒帝敕封為『五品藍翎補用同知』)感於:「眼見陳姓、林姓等祠堂到處皆是,唯我施氏,巨賈、碩學比比皆是,至今尚無春秋祭祖之所」。於是發起創建「施氏大宗祠」之議。經過數次宗親大會的研討,選擇在鹿港興建大宗祠,並肩負起興建宗祠與編修族譜的重任。歷經數年,奔走於台灣各地,泉州、廈門及菲律賓群島,遍訪各地施氏宗族,募集資金、收集資料。並於民國五年及十一年兩度前往福建恭謁祖陵,參拜宗祠,抄錄舊有譜系,又以祖祠的型態,親自繪製藍圖,以供興建「台灣施氏大宗祠」之藍本。不料,日本政府為監控人民的民族意識和實行皇民化,百般阻擾,學賢先生幾番奔走交涉,均徒勞無功。後來由台南族人捐出「六姓王爺廟」旁的土地,並以擴建「六姓王爺廟」的名義向日政府提出申請,終獲核准興建,遂以建廟為掩護,暗中動工興建宗祠。期間所募得的捐款便移到台南,同時台南族人施右、施洋、施清標、施修三、施金成、施加壽、施乞、施成等更踴躍捐輸並發動募捐。終於在民國十六年圓滿落成「台灣臨濮堂施氏大宗祠」。因此,原要建在鹿港的宗祠,最後蓋在台南,而其號曰「台灣臨濮堂施氏大宗祠」不稱「台南施氏大宗祠」原因也在此。 (照片來源:世界臨濮施氏宗親會) 祠堂蓋好以後,相繼而來的管理費用卻是刻不容緩的大事,爰由加壽先生提議將施瓊芳、施士洁父子進士,遺留在米街的進士第及民厝共五間租金,(此時士洁因日治而內渡鼓浪嶼),提供為維護宗祠及提供施氏子弟獎助學金之用。同時成立管理委員會以行使管理服務。並於民國四十五年底輔導成立施氏宗親會,以服務廣大施氏族人。大宗祠管理委員會未立案前施加壽任第一屆主任委員,(卸任期不明)施福源任第二屆主任委員,任期至民國五三年遂正式立案,並當選為立案後第一屆主任委員,第二、三屆主任委員則為施溪水(施溪水同時也是民國四五年施氏宗親會創會理事長),任期自民國五六年至民國六一年,惟民國六十年因病逝於任內。施福源代行主委職務到六一年五月,第四、五屆施麟接棒,直到七十年才再改選第六屆,施福源復行視事,第七屆施啟清接主委,七五年逝世,施聯盟代行至屆滿,第八、九屆施炳燦當選主委,因擬改制延任一年。第十、十一屆施振明當選主委,因主委健康欠佳且接任人選未確立,延期兩年改選。九一年改選,施義修當選為主委,是為第十二屆。民國九四年九月召開第十三屆派下員大會,改選管理委員,施義修獲選連任主委。(資料來源:世界臨濮施氏宗親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