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
慈雲寺又名慈雲岩,初建於清咸豐年間,位於中和區圓通寺後方之柯子崙山頂,寺院座落於群峰疊翠之中,在寺前廣場可以俯瞰大台北地區和觀音山脈,鍾靈毓秀,雲興霞蔚,景色宜人。
民國四十三年六月十九日圓通寺後山大火,延燒了十八甲多的山林,四周盡化為灰燼,唯有後山柯子崙頂〈咸豐時期所建的慈雲岩舊址〉,方圓二、三百坪處,未被祝融波及,大眾咸認是觀世音菩薩顯靈。於是由圓通寺住持妙清法師倡議,囑其門徒達進法師於原址重建慈雲岩。
該寺所在之柯子崙,由圓通寺旁邊登山步道可以直上到達,附近地形特異,多奇岩怪石,這是一條風景優美的登山步道。另一側亦闢有環山 道路,汽車可直抵山門,成為近年臺北地區佛教名剎,每逢假日,登山客、遊人如織。慈雲寺一樓為觀音殿,以供奉觀世音菩薩為主,副祀十八羅漢,二樓為大雄寶殿,供奉本師釋迦牟尼佛,左、右側為文殊及普賢菩薩,巍峨雄壯,蔚為大觀。
這裡供奉的觀音菩薩靈驗異常,香客絡繹不絕。在殿前有佛偈云:慈引十方群生入佛地雲中重現古剎奉觀音慈雲寺落成後,香火鼎盛,膜拜者日多,逐漸不敷容納,重大祭典時,甚至無立足之地。此後歷年均有增建,時至今日,講堂、 齋堂、客廳等皆已完成。
正殿亦於民國六十三年擴建。每日除早、晚課之外,若逢觀世音菩薩祭祀日:農曆二月十九日為降生日、六月十九日為得道日、九月十九日為出家紀念日,皆有舉辦重大觀音法會慶典。此外,開山祖師達進法師,自建寺以來,不辭勞苦,不畏艱辛,在慈雲寺建設完工後,接著又於山下圓通路 367巷2號,興建一棟七層的慈雲大樓,成立慈雲圖書館、講堂,推廣花藝班、書法班、共修念佛會…等,對於推動當地社會慈善及文化事業,不遺餘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