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
恆春半島有一處地方,周圍寸草未生,只覆滿泥黃色沙土,不過卻竄出一撮撮橘紅色火苗,隨著風來,忽而熾旺、忽而吹滅,不然左擺擺、右飄飄,像是進行一場火舞表演;白天時,這些小小火苗是爭不過太陽光亮的,所以顯不出特別之處,但在夜幕落下時,就是它們豋場的時刻了。這就是「出火」,看起來非常有意思的景觀。出火位在恆春城外大約五公里處,地質屬於墾丁泥岩層,泥岩層的天然裂縫多,導致地底的天然氣便循著縫隙處冒出地面,點火之後即形成許多火苗,有趣的是,因為天然氣是哪裡有縫就往哪裡冒,所以這些火苗會像長了腳一般四處游移;而早期的出火地點並不位於現址,是由於中油公司要探勘油氣,在進行鑿井後才移往現今地點。春天與冬天是恆春半島的乾季,下雨情況少,使泥岩層的縫隙不容易被阻塞,因此出火現象會比較旺盛,相反的,夏、秋正處雨季,沙土因雨造成泥濘而堵住岩層縫,使這些火苗失去許多施展火光的機會,所以出火現象就變得稀稀落落的。不過這畢竟是屏東很特殊的景觀,於是在民國85年特別規劃為「出火特別景觀區」,園區內設有解說牌、人行步道及停車場等設施。夜晚的出火景觀區,常常有許多遊客慕名而來,雖然彼此並不認識,但大家圍聚在火苗堆前,或坐或站或聊天,卻產生一個溫暖的畫面,也或許是四周一片漆黑的關係吧,此時的光亮,恰好成為溫暖人心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