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
禮堂呈一字形平面,坐西朝東,由二層樓高,雙坡水斜屋頂集會堂及一層樓高單斜屋頂準備室空間組成。建築由基座、屋身、屋頂三部分組成,表面洗石子處理為主。 西向山牆居中設主入口,上方外伸水平簷版,其上開三樘氣窗,與山牆端部飾以勝利國小校徽間開一造型窗。入口兩側表面以淺色洗石子處理為主,對稱式設計,深色洗石子等距分割成階梯狀遞升造型,及〝V〞字形圖案組成之飾面。另南北面柱間大面積開口,一層開長方形窗上出挑水平簷版,強調水平向,二層設有氣窗。 建築構造屬鋼筋混凝土加強磚造,上承木作副同柱屋架(Queen post),結點以螺栓、螞蝗釘、U或Y形鐵件、尺板鐵固定。 原「台南市竹園公學校」(今勝利國小),創設於日昭和14年(1939),專供台籍學童就讀。日昭和16年(1941),易名為「台南市竹園國民學校」。二戰後,係當時東區唯一的小學,1946年改稱為「台南市東區國民學校」,同年,校門前的道路「竹園町」,因慶祝國民政府八年對日抗戰勝利,改名為「勝利路」。1947年,更名為「臺南市東區勝利國民學校」。1968年,政府實施九年國民教育,再度更名為「臺南市東區勝利國民小學」迄今。根據校方行政人員口述,禮堂為國軍工兵支援部隊於1953年興建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