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
●關於原臺南縣知事官邸 原臺南縣知事官邸,建於1900年(明治33年),現為台南市定古蹟,台南人暱稱為「時鐘樓」,一說為舊有屋頂凸出山牆圖騰狀似時鐘而得名,該建築除作為地方知事的官邸外,另一個重要的用途是作為日本皇族外出時的「御泊所」,在台灣歷史上該建築是南台灣唯一設計作為供皇族居住的行館,至1941年為止,有近二十位日本皇族曾到訪停留於此地,比作為總督官邸的台北賓館數量還來得多,足見該建築在台灣日治時期歷史中重要的角色,尤其是1923年當時的裕仁太子(後為昭和天皇)來台參訪於曾下塌於此,當年裕仁太子在台住宿地點現僅存臺北賓館及臺南縣知事官邸兩處,其他都已拆除。 ●日治時期臺灣三座接待皇室用的官邸 臺北總督府官邸(1901年建),現為台北賓館,國定古蹟。 台中縣知事官邸(1899年建),已拆除。 臺南縣知事官邸(1900年建),現為市定古蹟。(現在照片) ●官邸是誰住? 原臺南縣知事官邸除了提供日本皇族來台旅行時住宿的「御泊所」外,平時是作為縣知事長官的官邸,隨著日治時期行政區的改變,房子的主人也有所變動,因此從主人的變動可以看見當時台灣地方行政區的演變,從台南縣到台南廳,最後改為台南州。 ●日本裕仁皇太子台灣行啟 1923年日本裕仁皇太子(昭和天皇)台灣行啟,參訪許多台南的地方,這些景點現在多為古蹟,可以此地作為「裕仁皇太子台灣行啟路線」景點的遊憩起點,串聯市區與安平的文化資產,成為重要的文化小旅行的主題。 台南市行程共參訪台南驛(台南車站)、台南御泊所(知事官邸)、台南州廳(現台灣文學館)、北白川宮御遺跡所(現公11停車場)、南門尋常小學校(現為建興國中)、孔子廟、台南師範學校(台南大學)、台南第一公學校(現台南大學附屬小學)、台南公園、台南第一中學校(現台南二中)、安平製鹽會社前埋立地、安平製鹽會社鹽田(安順鹽場)、台灣總督府殖產局附屬鹹水養殖試驗場(現華平路和永華路交叉路口以西)、步兵第二聯隊(現成大榕園校區)等14個地點。 台南驛(1923年台南車站為木造舊車站)歡迎裕仁皇太子行列。 裕仁皇太子在台南第一中學校(現台南二中)門口。 裕仁皇太子抵達台南州廳(現台灣文學館)。 裕仁皇太子抵達台南神社/北白川宮御遺跡所(現公11停車場)。 裕仁皇太子進入孔廟參觀。 裕仁皇太子抵達台南師範學校(台南大學)。 裕仁皇太子抵達參觀安平製鹽會社鹽田(安順鹽場,現南寮鹽田文化村)。 原文轉載自「台南市知事官邸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