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
四草砲臺,創建於道光二十年(西元一八四O年),位處臺灣府城西側,安平大港外海,原有沙洲一線,南北環連洪抱,形成臺江內海。中央有缺口一道,俗稱安平口,將沙洲分成南汕與北川。南汕以一鯤身的安平為起點,同南延伸,高低起伏,像一個挨著一個的魚身,串聯成七個鯤身嶼;北汕以四草為首,同北伸展到海龜線。 惟由於地形變異,事過境遷,今之四草砲台與國校為鄰,留下一道長一一八.六公尺,寬約一.六二公尺,厚一.二五公尺的城垣,供人憑弔。城垣內定宗白相間的卵石堆壘;城垣外側用井然有序的花崗石條丁順砌成。城垣上,每隔六到八公尺不等,有圓形的磚砌砲孔,其達十三個;砲孔的內外直徑約為八十四公分,中央部分略為收縮,約在八十四到七十七公分之間。砲孔間,牆頂上,古榕盤錯,根莖交集,盎然古意,刻劃著時間的痕跡,也道盡了歷代捍衛臺江的血淚和心酸。 砲台前方的「大眾廟」,廟後是珍貴的「紅樹林保護區」;而砲台周圍則是一望無際的鹽田和魚塭。最早的砲墩形式,原是臨時性的砲墩,西元1841年(清道光21年),犯患頻傳,基於防務之需,四草砲台因而修建為較永久之形式,以防英軍入侵。在西元1969年時,因為強烈颱風來襲,南段牆垣被海水沖毀達一個砲洞以上,後來才將倒塌了的石牆按原材料修復。目前砲台之上攀生不少老樹,樹根錯結,與砲台之牆體形成十分特殊之景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