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
清領中期之後,這片海埔新土地, 五條運河「五條港」宛如五條經濟命脈, 像手掌五指橫亙在台南西城外, 掌握著府城商業的蓬勃榮興。 對台南有些了解的人,或許會提出一個疑問,為何台南早期的商業重心在中西區?追根究底的結果,必須從台南舊城歷史一段輝煌的傳奇---五條港談起。 園區範圍大約劃分是成功路以南、新美街以西、南至中正路左右,原是台江陸化所產生的河道,而五條港舊河道為分別為安海港、佛頭港、南勢港、南河港、新港墘港等五條河道。過去雖然因為地理變遷甚劇,留下的舊跡不多,但十年前海安路的開挖,不但截斷五條港殘留的都市紋理,更埋下中正商圈沒落的一大主因。 風神廟 風神廟為大正十三年所重建,平面格局為三合院式帶軒,即三間起的正殿前帶四柱式單開間秤亭。正面的護龍山牆延伸為圍牆,向內轉圓弧後與拜亭前點金柱相接,使拜亭兼具門樓的功能,並且略有凹壽式的意味。廟內神像為府城寺廟神像藝術所罕見。風神高居殿堂之上,雍容華貴。陪侍的水神和火神,一青一紅,造型特別。於正殿神案旁,左側供奉雷公,右側供奉電母,並於兩側牆上繪有昔位於鎮渡頭後南濠港右岸的接官亭彩繪。 接官亭 臺灣與中國又有寬闊的海峽遙隔,來往交通不便。任職官員發派臺灣各地,大都由陸路先抵廈門,再轉海運,經過洶湧波濤,駭浪驚滔,幾番折騰後,才能到達鹿耳門。雖然鹿耳門建有公館可供歇息,但經片刻,又得轉渡河運進入郡城。為使長途跋涉,疲累奔波的官員,有賓至如歸的感覺,或回任官員等候船班,臨行依依,在渡頭附近多設有迎接或送別的處所。接官亭便是臺灣納入清國版圖以後,用來迎送酬接文武官員的地方。 南沙宮 中西區南沙宮係五條港廟宇之一,早年係盧氏族人奉祀閻羅天子包青天的家廟,原名「包公廟」。後來增祀黃府千歲等六姓王,並因六王來自福建晉江縣南沙崗而更名為「南沙宮」,傳說鎮殿的包公金身已有數百年歷史。 南沙宮位於和平街、仁愛街口,和平街原為五條港時代的南河港,常有船舶於廟前靠岸,故又被稱之為「港頭廟」。當時包公廟還是一座木屋小廟,座南朝北,面向港道。主祀宋代賢臣包拯,數年前價購毗鄰民宅進行重建而成今貌。 海安宮 海安宮創立於清乾隆元年(1736年)建廟,由三郊出錢興建,與大天后宮、水仙宮同是三郊管轄的廟宇。三郊「金永順、蘇萬利、李勝興」自湄州奉媽祖香火來台,由郊商集資五千圓建廟。 海安宮兩側有兩座水井或日月形狀的水井,正好構成「明」字的造形,稱為日月雙井或龍鳳井。日井為圓形,月井成半圓形,傳說每逢端午節日正當中(12時),井水平面映出太陽即為午時水,據說可以袪除百病。日月井在當年可以說是府城古陸塊海岸最西側的淡水井。 海安宮的後殿有2根古龍柱,乃是採用泉州運來的花崗石雕成的。根據考據的結果,這2根龍柱和開基天后宮的龍柱,都是乾隆初年以前雕製的,是台灣最古老的龍柱。 台灣海防同知洪一棟記功碑,洪一棟於康熙48年任台灣海防同知,56年卒於任內,特立此碑。此碑與「台灣郡侯蔣公去思碑」乃是台灣史重要文物,歷史久遠。 天上聖母前座立有千里眼、順風耳兩尊高大的銅雕神像,乃是薪傳獎得主邱火松所雕塑的,所雕的作品高大威武栩栩如生,為當代藝術的傑作。 正殿牆壁兩幅壁堵浮雕,係銅製品,為薪傳獎得主蔡草如的傑件,與千里眼、順風耳銅雕同樣列為國寶級藝術品。 鹿耳門寄普為寄人籬下的意思,其典故出處就是海安宮。 道光年間發生好幾次大風雨,其中一次是在道光11年(1831年)7月14日,曾文、灣裡兩溪暴漲,位於鹿耳門的天后宮被洪水所淹沒,情況非常危急,鹿耳門的地方人士把廟中神明搶救出來,並寄放在海安宮。普度等各項儀式皆在水仙宮進行,一直到大正5年(1916年)才改由海安宮普度。(資料來源:臺南市協進國民小學校外教學資源整合學習路線五條港文化園區網) 西市場 市定古蹟「西市場」是日治時代台南最重要的商業建築設施之一。 日人治臺之初,有感於臺灣傳統市場衛生條件不佳,乃著手興建新的市場,西市場即是當時臺南的商業建築建設。臺南西市場(第一代)建於日明治38年(西元1905年),原為木造建築,位於當時之西門町。臺南西市場是當時南台灣最大之市場,販賣各種雜貨及新鮮貨品,一共有數十個攤位。台南人俗稱其為「大菜市」。日大正9年(西元1920年),因風害損毀而重建。現存之鋼筋混凝土建築本體是第二代建築,於大正元年(1912年)12月完工,使用至今。 看西街教會 一八六八年十二月底,馬雅各醫生再回到府城,在亭仔腳「舊樓」(今新樓醫院的前身)工作;一九○三年,太平境馬雅各紀念禮拜堂創設;一九一七年五月廿七日太平境教會分設說教所於聖教發祥地之看西街;一九三九年正式成立分會,稱為「永樂教會」;一九五一年,在現址興建了這座仿英國聖保羅大教堂的白色圓頂教會,一九五五年落成,為紀念這段台灣基督教宣教開拓史,而命名為「看西街教會」。 水仙宮 不同於赤崁文化園區是從荷據以降的歷史脈絡,五條港的歷史舞台則出現在清領時期最興盛的雍、乾、嘉時期,在海權的年代,河港之所在即為商機之所在,現今幾乎已成為五條港代名詞的北勢街(神農街),就是因為昔日位於南勢港以北、佛頭港以南,直接可至三郊的總部水仙宮而聞名。 水仙宮創建於康熙四十二年(西元1703年),位於當時府治的西定坊港口,即為昔日五條港地區的南勢港口尾端,是府城水陸交通必經之地。自康熙五十七年(西元1718年)第一次改建後,迭經增修。乾隆二十七年(西元1783年)北郊紳商再集資重修,並設郊商辦事處於此,遂使水仙宮成為當時府城的商業中心,香火也更旺盛。聚福宮 聚福宮主祀玄天上帝,位於當年佛頭港上游,為泉州晉江前埔蔡姓族人所建。 府城俗諺「蔡拼蔡,神主牌摃摃破」指的就是發生在佛頭港的雙蔡糾紛,因為佛頭港以杉木轉運為大宗貿易,兩派人馬為爭奪地盤而大打出手,直打到對方家中,並把對方家的神主牌毀壞,此時才發現原來兩家為同姓,此即為諺語的由來。 廟內於兩年前進行大幅整修,廟內主神塑像、神龕、匾額皆為當年所製。(資料來源:臺南市協進國民小學校外教學資源整合學習路線五條港文化園區網) 普濟殿 普濟殿創建於明永曆年間,原為佛教寺廟,主祀觀音菩薩,人稱「普濟寺」。普濟殿因位於城外,而兼有「會館」性質,經常供錯過進城時間的商旅人士借住一宿。傳聞曾有一同安人借宿,隨身攜帶的池府王爺神像因故留祀寺內,沒想到香火日盛,竟逐漸成為寺廟主神,使「普濟寺」改稱為「普濟廟」。又,據聞寧靖王朱術桂經常遊憩普濟廟,故賜予「普濟殿」之名。 媽祖樓天后宮 媽祖樓天后宮座落之處為今成功路與海安路西南側,此地原為清領時期台灣軍工道廠之出口河道,名為「哨船港」,亦是台灣府城西定坊外五條港北方河道,廟址原是一供水手休息之工寮,相傳先民自中國移居斯地時,由湄州攜媽祖香火來到本地,將香火安放在工寮閣樓上,未幾其人離去而把香火遺下,其後里民及往來五條港之船隻於常夜間看見香火發出毫光,引導船隻平安航行,眾皆驚異非常,紛謂乃媽祖靈威顯象之故。 金安宮 本廟位於五條港兌悅門北側,古名中街頭西側,初時為草寮搭建,於清乾隆年間由商人自福建金川,迎奉開基二媽至此祈佑平安,之後又有金門士兵自湄洲乞求隨船而來護鎮三媽,因香火鼎盛,神威顯赫,遂為地方信仰中心,鄉里及碼頭工人感受神恩於是集資建廟,因感念金川及金門香火而取廟名為金安宮。 兌悅門 門高約四公尺,厚三公尺。城門洞寬三公尺,上做半圓拱形,用紅磚砌築。圓拱上方有石刻橫額一方,落款為「道光拾陸年元月建」,題[兌悅門]三字。圓拱內留高出挑的門臼石,供安門扇,並有插關孔槽,以便閉鎖門扇。門洞上方的樓板以花崗石條舖造。門座內側有踏階,供登域之用。由於年久失修,壁面根莖攀爬。 日治及二戰後,由於實施市區改正及都市計畫,大多數的府城門,在自然或人為的外刀下逐漸破壞,大西門外的奠坤門和拱乾門早已盪然無存,惟有兌悅門仍然屹立,當年的老古石街孔道,今天仍為信義街的出入關口,是至今唯一仍在穿越使用的城門。 集福宮 集福宮原名「集福祠」,與普濟殿、金安宮、媽祖樓同屬四聯境。清乾隆元年(西元1763年),創建於新港墘港邊,由黃姓、王姓、劉姓等碼頭工人,自故鄉泉州晉江縣南門外二十四都桃源塘後鄉集福祠,迎奉玄天上帝等神祇來台,做為船筏、碼頭工人之保護神,供境眾焚香膜拜;初為小廟,後於道光二年(西元1822年)修建老古石街渡口之泊岸及街路時,由黃資盛、黃元貢、黃元問等董事發起募捐,得銀壹仟大元首遷建現址,並更名為集福宮。(資料來自台南生活美學館) 神農街 「神農街」昔日被稱為北勢街,是目前台南市保存最完善的老街,也是五條港文化園區最重要的據點。五條港在清初台灣對外主要的門戶,而「神農街(北勢街)」所在位置正是港區的中央,可說是當時最熱鬧的街道。「神農街(北勢街)」街道寬度約四米,街道上的老屋因為產權複雜、改建不易,許多老屋目前仍然保留了清代及日治初期的外觀結構,而不同外觀風貌的老屋,也見證了五條港地區歷史發展的經過。 金華府 金華府位於舊北勢街上,創建於清道光十年(西元1830年)為當地許姓人士所建,主祀關帝及馬李兩王爺,清同治十三年(西元1874年),清光緒十四年(西元1888年)再修。歷年亦有修繕,但大抵保持原貌,為五條港五大族群許姓的守護廟,見證台南市五條港發展歷史。 由於是屬於地方性之廟宇,所以外地信徒不多,因此金華府逐漸凋零,直到這兩年來才因北勢街,重新受人關注,而使得金華府再次引人注意。但因久未修繕建築呈現衰敗老舊之現象。正殿之中馬李兩王爺居前,文衡聖帝居後神像值得一觀。拜殿兩側之龍虎堵雖係後來整修之作,但仍簡樸有趣。 說五條港是一頁傳奇一點也不為過。因為從它出現到消失約百年,經過日治時期的都市化到現今,昔日河道遺跡難見,只留下舊街與商業活動的延續。這些商業活動包括了進出口貿易與熱絡的商家買賣。即使歷經日治時期的都市改正過程,但商業仍留在五條港區附近,也是現今的中正路商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