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
全台吳氏大宗祠 |
地址 |
台南市中西區觀亭街52號 ( 臺南市 中西區 觀亭街 ) |
介紹 |
台灣初闢,吳姓族人自大陸唐山渡海,移植拓墾。宗親定居府城(即今台南市),士農工商,各有所成;綿綿瓜瓞,薪火相傳;緬懷先祖,因立家廟祠堂。全台吳姓大宗祠主祀吳姓始祖「泰伯公」,創建年代與主事者史無明載,眾說紛云。本祠歷代皆有修葺,民國五十六年(1967年)重修,民國九十二年(2003年)再度修復,即成今貌。 全台吳氏大宗祠目前以正堂作為主要空間,前有庭院,大門則為精緻的洗石子之作。 正堂面寬三開間,中間門楣高懸〔記首世家〕匾,簷廊兩側牆上之石雕為歷史文物,泥塑則為近作,大堂之內中央為吳姓始祖畫像,置於精緻之神龕中,左邊陪祀保生大帝,右邊陪祀吳鳳,二者皆繪有故事彩繪,均為名師潘麗水之作,正中央樑上並懸有一匾,提曰〔至德〕,意義至為深遠。 宗祠建築在華人社會中一直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為後代子孫感念祖先、追本溯源之場所,吳氏宗祠門柱上所題〔泰啟綱長一派淵源光寶島,伯尊倫理千秋經緯溯勾吳〕,即最好之詮釋及見證。宗祠為五架的疊斗式架構,目前的吳氏宗祠為1968年壇桌底下所起的無名大火後所重建的,只有宗祠前面的平台以及欄杆以及門廊簷下的柱礎為舊有的原樣。 吳氏大宗祠以正堂為主要空間,正堂面寬三開間,內的鋪面為六角形素面磚,簷下的鋪面為磨石子,前有庭院,室外廟埕前的鋪面為紅色的高壓連鎖地磚。門楣上掛著「記手世家」匾,正堂神龕中為泰伯公、仲雍公,季札公畫像,左右兩邊陪祀保生大帝及吳鳳,並有彩繪大師潘麗水所作之「真人煉藥」、「吳鳳成仁」壁畫,中央樑上懸有「至德」匾,兩旁門柱上並題有「泰啟綱長一派淵源光寶島,伯尊倫理千秋經緯溯勾吳」。 |
交通資訊 |
|
網頁 |
|
備註 |
|
電話 |
06-2212710 |
開放時間 |
週一、週三~週五:10:00~12:00、14:00~16:00。週六:10:00~12:00。週日:14:00~16:00。週二公休 |
資料來源 |
http://data.tainan.gov.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