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 集福宮 |
地址 | 台南市中西區信義街38號 ( 臺南市 中西區 信義街 ) |
介紹 | 集福宮原名「集福祠」,與普濟殿、金安宮、媽祖樓同屬四聯境。清乾隆元年(西元一七三六年),創建於新港墘港邊,由黃姓、王姓、劉姓等碼頭工人,自故鄉泉州晉江縣南門外二十四都桃源塘後鄉集福祠,迎奉玄天上帝等神祇來台,做為船筏、碼頭工人之保護神,供境眾焚香膜拜;初為小廟,後於道光二年(西元一八二二年)修建老古石街渡口之泊岸及街路時,由黃資盛、黃元貢、黃元問等董事發起募捐,得銀壹仟大元首遷建現址,並更名為集福宮。(資料來自台南生活美學館) 來到集福宮,幾位婦女正坐在城門旁樹下聊天,一旁巷弄裡傳來貓聲,幾隻幼貓兀自玩耍;再將視線穿過城門,對街的老夫妻在自家門口閒坐乘涼,腳邊臥著一隻懶洋洋的大貓。這是西門城外信義街上的閒適景觀,外人很難介入,也怕破壞這幅景象。宮前牆上貼著一紙告示,要人晚上別大聲說話,以免打擾這個老街的清夢。要離開時,遇見幾個年輕的外來客,由居民帶著,為他們介紹這個地方,隱約聽見居民感嘆,這裡連社區發展協會都組織不起來。想必有人正努力為這個地方做點事,但再回頭看看那些閒坐的人們與不受打擾的貓,我想,舒服或許是他們最好的發展了。 |
交通資訊 | |
網頁 | |
備註 | |
電話 | 06-2234859 |
開放時間 | 週一~週日05:00~21:00 |
資料來源 | http://data.tainan.gov.tw/ |